电缆敷设是一项技术性强且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工作,以下是根据相关规范整理的电缆敷设时的特殊要求:
一、敷设前的准备
-
检查电缆通道
电缆沟、隧道、电缆井等通道应符合设计要求,排水良好,金属部分防腐层完整。
-
检查电缆外观和规格
电缆额定电压、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,外观无损伤,密封状态良好。
-
检查敷设设备
电缆放线架应放置平稳,牵引机和导向机构应调试正常。
-
合理安排电缆长度
根据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,合理安排每盘电缆,减少接头。
二、敷设过程中的特殊要求
-
敷设方式
-
埋地敷设要求
-
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.7米,电缆周围应敷设细砂并覆盖硬质保护层。
-
穿越建筑物、道路等易受损伤区域时,必须加设防护套管。
-
与其他电缆或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米,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米。
-
架空敷设要求
-
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或支架敷设,并采用绝缘子固定。
-
严禁沿脚手架、树木或其他临时设施敷设。
-
电缆弯曲半径
电缆敷设时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规定,通常为电缆外径的一定倍数。
-
敷设方法
-
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,避免在支架或地面摩擦拖拉。
-
机械敷设时,牵引速度不宜超过15米/分钟。
-
接头和终端处理
三、敷设后的检查
-
检查电缆通道
敷设后应检查电缆通道是否损坏,防水层是否完整。
-
检查电缆固定
电缆在支架上应固定牢固,水平敷设时每隔5-10米应固定一次。
-
检查电缆接头
电缆接头位置应避免设置在倾斜处、转弯处或通道狭窄处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项
-
防护措施
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时,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。
-
温度要求
电缆敷设前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及敷设现场温度不应低于规定值,低温时应采取加热措施。
-
机械敷设
机械敷设时,应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,牵引力和侧压力应符合规定。
通过严格遵守以上要求,可以有效保障电缆敷设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。